據報道 昨日八部委聯合召開通氣會,宣傳、解讀日前由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研究通過的《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會議認為,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不足甚至斷供的情況是長期以來存在的老大難問題,而《意見》則明確取消低價藥最高限價,并鼓勵醫生使用低價藥。
據悉,《意見》對包括一批經典老藥在內的常用低價藥品從改進價格管理、完善采購辦法、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明確了保障常用低價藥品生產供應的政策措施。
《意見》提出,對納入國家低價藥品清單的藥品,取消針對每一個具體品種的最高零售限價,允許生產經營者在日均費用標準(另行制定)內,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或調整零售價格。各地根據日均費用標準,確定低價藥品清單。對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試點國家定點生產、統一定價。
《意見》還強調要加快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使藥品成為促進醫療機構運行成本,調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節約成本、優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企業生產積極性大增
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本報記者,上述政策不僅改變了原來最高零售價定價的“天花板”式定價模式,也將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以廣藥集團為例,如果按照之前市場傳聞的中成藥日服用費用不超過5元,化學藥日服用費用不超過3元的標準,廣藥集團7成以上的主銷品種均屬于低價藥。如果低價藥實行清單管理,將在價格上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將大大提高。”
他還說,之前不少經典老藥在全國招標中“敗北”,《意見》要求“將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常用低價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掛網”,將利于經典老藥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