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經過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但是藥品零關稅協議目前仍在多邊談判之中,形成決議具體日期目前仍無法確定。而此前有消息說,我國可望最早在2007年開放市場,將進口關稅降到零。
目前,進口藥品的關稅在5%~8%。那么,藥品進口零關稅對于中國制藥企業來說,究竟有何影響?
價格:業內人士認為,藥品零關稅可以使進口藥品成本下降,進口藥品的價格肯定也會下降。據了解,如今抗艾滋病藥物已實現免稅進口,中國患者年治療費因此而降至1萬元,而之前的花費達到3~5萬元。因此在一些領域,藥品零關稅實行對患者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進口藥品零關稅之后對于藥品價格的影響不會很大,對銷售總量的影響亦不會大。另外,如果進口商將節約的成本全部用于藥品促銷,患者將無法因此受益,因為促銷費用已經打入藥品價格中。
原料藥:該領域將受益明顯。對于原料藥中間體,中國早就承諾過零關稅,原料藥是我國主要出口的醫藥產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Penicilin)生產國,第二大維生素C生產國。由于原料藥的生產需進口化工原料,關稅降低將有利于其原料價格的降低,從而降低成本。但目前中國原料藥的生產總體呈供過于求態勢,其價格在國際市場較具競爭力。中國的原料藥處于供應鏈下游,附加值較低,因而原料藥出口不會迅猛增加。
制劑:專家認為,該領域沖擊難免,進口藥品零關稅對化學制劑可能會產生較大影響。長期來,中國的化學制劑生產主要以仿制為主,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僅能生產60多個劑型、4000多種品種,而美國多達15萬個?;瘜W制劑幾乎沒有專利新藥供出口,靠老產品出口難以大幅度提高出口額。中藥出口主要是保健品和中藥原料,也極大地限制了出口額的提高。
專家指出,因進口關稅下降,其相對于國產藥品的價格性能比將提高,從而進一步形成對國產藥品的沖擊。如果外國進口藥品擠占國內制藥企業產品市場,而后者又無力開拓并利用國際醫藥市場,那么國內醫藥企業則有萎縮的危險。
專家建議,中國醫藥行業應認真研究和跟蹤國外市場暢銷新藥的專利期限,這也是進口藥品零關稅實行之后,中國制劑生產企業應該把握好的一個契機。
信息來源: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