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多家公私募基金扎堆到醫藥企業調研,在政策持續推進、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居民收入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動下,醫藥產業特別是中藥業在成為基金經理的投資標的。此外,從近日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也可看出,太安堂、康恩貝、恒康醫療和佐力藥業等中藥企業凈利潤均大幅增長。
政策和市場雙重利好推動
據相關報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日前表示,2014年將著力推動中醫藥發展列為國家戰略,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深入開展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在深化醫改中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重點打造一批中醫藥健康服務知名品牌,形成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集群。
2013年10月,國務院出臺的《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屆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而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中醫藥產業,基于“治未病”的理念,在健康服務領域有比較優勢。
受訪的公私募基金經理普遍表示,醫療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首先是我國已經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對健康服務業的需求增加很快。數據顯示,2013年底我國老年人已近兩億人,2020年將達到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這為醫藥消費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其次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積聚了巨大的私人財富,具有享受更高品質健康服務的能力,在市場有巨大需求和民眾有能力滿足需求兩方面作用下,醫療健康服務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醫藥類公司業績搶眼
從最近幾天公布的幾家醫藥上市公司2013年年度報告看,太安堂、恒康醫療、康恩貝和佐力藥業等中藥類公司,業績均取得大幅增長。
佐力藥業年報顯示,2013年凈利潤為8099萬元,凈利潤增長率為30.63%,比此前兩年增速加大。太安堂2013年營業收入7.85億元,同比增長51.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50.93%。恒康醫療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5億元,同比增長67.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130.52%。恒康醫療年報還顯示,截至2013年底,共有10只基金持有恒康醫療2645萬股,其中去年四季度新進7只,流通股占比6.19%。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員表示,我國醫療健康需求巨大,這給醫藥類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從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看,業績已經部分反映了市場需求,并且這種高速增長仍將得到延續。在目前市場跌宕的行情中,醫藥板塊已經不僅僅體現為傳統的避險需求,更多體現為進攻屬性,在市場調整的時候,反而是基金調倉醫藥股的較好時機。